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2015高考文科综合试卷,2015高考文综全国一卷答案

tamoadmin 2024-05-21 人已围观

简介1.[转载]怎样答好文科综合历史主观题2023安徽高考文综用全国乙卷,即全国Ⅰ卷。全国乙卷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从2020级起,相关年级各学科教学及高考命题均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数学高考不分文理科。语、数、英试卷结构参考新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试卷结构参考老高考全国

1.[转载]怎样答好文科综合历史主观题

2015高考文科综合试卷,2015高考文综全国一卷答案

2023安徽高考文综用全国乙卷,即全国Ⅰ卷。

全国乙卷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从2020级起,相关年级各学科教学及高考命题均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数学高考不分文理科。语、数、英试卷结构参考新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试卷结构参考老高考全国卷,不设选考题。?

语文、数学、英语将采用新高考一卷(新高考全国I卷)。文综、理综卷仍然存在,但不考选做题。语文150满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数学150满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英语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文综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理综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拓展知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转载]怎样答好文科综合历史主观题

选择题

做选择题时,要仔细阅读题目,一般要相信第一印象,避免在某一选择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在第一时间无法判断时,先选择一个答案,然后在该选择题做上记号,在完成整张试卷以后,专门检查有记号的问题,即使没有时间了,也不至于漏掉。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一般不要检查未做记号的问题,因为经过两个小时的考试以后,学生的判断力不见得比第一判断力要好。(时间一般为30---45分钟) 具体方法: 1:应对客观性试题(单选)强调4个环节。 ①审题肢-------排谬法(排错法) ②审题干-------主旨,主体,客体,谁与谁的关系 ③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比较正确选项的区别;带着区别对照题干主旨,挑出最佳选项。 ④反代,阅读,从中体味逻辑性和语言的通顺性。这是客观题验证的必要手段。 注意:感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都符合题目要求怎么办? 首先,一定要领会题干的中心意思或总体的逻辑关系,然后比较各选项,只有与题干的中心意思联系最直接、最贴近的才能选,不能作无限延伸。特别提醒,这是最佳选择。不是所有符合题意的都可以选。如果仅仅与题干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层次的意思吻合,则不能入选。 2:正确涂卡与核查。 要注意正确标记选定的选项,要保持试卷整洁,不要乱涂乱画,防止自己最终也搞不清楚究竟选择哪个答案;选择题做完后,要及时涂卡,并进行仔细核查;核查无误后,再做非选择题。涂完放置在合适位置。如果你没有先填涂答题卡,一般来说,监考教师提醒—还有15分钟,你就必须停下来答主观题,第一要紧的是涂卡,这太重要了。 解答选择题的注意事项: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审题做题习惯。在前面叙述中已经涉及到一些注意事项,下面再强调几点: 1.要仔细全面阅读,不要匆匆浏览,未看清就作答。 2.要认真推敲,不要眼高手低,急于答题。 3.要干净利索,不要拖泥带水,纠缠不休。 4.要把握节奏,掌握时间。 5.要准确标记,不要乱涂乱画。 6.要及时涂卡,检查核对。 特别提醒,一般来讲,高考文综政史地三科总是有一科要显的难一点,这可能是由于你的学科能力,或者是高考文综平衡难度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对这一部分特别的谨慎,对这一部分大多数题,看一遍不怎么懂,不要发慌,再看一遍,就懂了,谨慎判断,正确率会大大提高.

主观题

在解答主观题时,一定要先读问题,再读材料,这样会让你有效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同时还能节省考试时间。另外,2009年评分标准的弹性空间增大。即文科综合考试只存在答题效果的差异问题,而不存在答不出内容的问题。当你无法用记忆中的知识答题时,不妨像对待作文一样来对待该问题。写字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35个以上。 具体方法--审题要慢,入题准确,理清思路,构建答案,看分值答题,做题要快,要点化,序号化和段落化,注意书写。 1.审题(时间可稍长) 回答论述题,关键在于审题。审清材料和题目的设问,就跟语文的作文审题一样,必须吃透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看清题目的设问,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中心问题究竟是什么(题目究竟考察课本中的什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以免走题,造成答非所问的失误。 审题时可以首先把该背景材料以及设问的问题分成若干个层次或几个小问题分别进行思考。 首先,判断题型(7种)1."体现型"2."反映型" 3."为什么型"4."怎么办型"5."意义型"6."认识型"7."启示型"(遇见没见过的题型要转化为熟悉的题型。) 其次,理清答题思路,即如何表达。 2.构思 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主体,客体,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要搞清用什么原理(单个原理还是多个原理)进行表达。 3.作答 把该回答的问题理清思路以后,就可以动笔作答了。作答时要注意把它们分成几个自然段,以要点化的方式,正确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认真工整地书写(要书写清楚),将答案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 作答(答题)要求: ①要有针对性,即答题思路要正确,要针对题目的设问作答,不要答非所问。 ②要有逻辑性,即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先说哪句话,后说哪句话。 ③要有层次性,要层层分析,大的层次包含哪些小的层次。 ④要点化,即一定要用阿拉伯数字清楚地标明答题要点,使你的答案一目了然。 ⑤全面化,答题要点要全面,不要遗漏。 ⑥规范化,包括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规范。书写规范主要是指书写认真工整,清楚明白;用语规范是指要正确运用学科语言、学科术语来答题。我们要准确使用书本语言,学科语言(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答题,一般不要使用自己创造的或社会上的语言;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 就政治学科而言,必须明确主观题高考答案由三大要件构成的:一是理论部分(观点、原理),要求准确选择与解题有关的基础知识,而且陈述要准确、简洁。二是论述题部分,即结合点、切入点连接问题。要求在论述过程中,把学到的知识和题目材料所对应部分挂起钩来,或是用理论分析材料,或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或用观点分析材料,或用材料论证观点。总之两者要有机结合,顺理成章。同时要注意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三是小结部分。在小结时,或针砭时弊,或表明态度,或点明意义。这些都要从题意出发,点到为止。 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尤其是主观性命题,大多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筛选,找准关键词,找出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寻找试题与课本的关联点,作为解题的依托;要恰当地使用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这提醒我们平时不仅要牢固掌握教材语言,而且要关心时事。因为高考答案一般由三部分语言组成:教材性语言、时事性语言、试题材料性语言。所以,要适当地记忆和掌握一些党和国家***的重要讲话内容以及党和国家重要会议,以便在答题时运用。

编辑本段文综答题规范

试卷规范

1、把答题卷上该小题规定的空格处写得比较满为好,字要写重一些(有不少卷子字写的太轻,扫描效果就不好)。 2、写了就得分(1-2分),高考阅卷很少给0分,从有效率而言,即使该生写得不怎么对,给1-2分则为保险分。 3、写错别字,一般不扣分,一是因为毕竟不是语文学科,且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二是错别字一扣分,则均分就下降很多。 4、得高分必须:a把握关键词(阅卷过程中主要看关键词采点为主);b讲究答题的顺序,讲究格式,体现清晰的思维,而没有太多的废话;c字要写清楚(我评的14分题有学生得12-13分的,10分题有学生得10分的)。

分级要求

(1)对好生:思维清楚逐一回答,把握好关键词,字要写好,答得感觉清楚了就可以,不一定要写得太多,平时训练中,要逐步地引导学生答案由答得多到答得清楚。 (2)对大多数中档生 有把握的答在前面(采点),不是特别有把握的写在后面(结合采意),适当必要时也可以摘抄材料中原文或将前面答的重复几句(可能有重复采点给分的情形),总之要写得比较满,字要写清楚,但似乎从阅卷效果而言,并不要求写得特别清楚,字写得又好又清楚,但内容不对,反而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给出低分。 (3)对学困生而言 鼓励他们要答题,而且要写得比较满。实在不会写,可以摘抄材料中原文,如36题第1小题(10分)有不少学生摘抄原文,得6分,该题平均得分只有3.8分;我们平时考试中对学困生答题,而采用鼓励的办法,写了就得分(1分),写得较多的则给2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答题的信心。有时候学生懂了,答题的意思到了,讲大白话也可以得分(而我们平时扣分较严),师大老师的解释是学生不容易,高考扩招了,学生就这个水平。 (4)高考阅卷主要是采点,你写错了不扣分,写对了就给分,讲白了,就在你答案中找符合细则的,看到关键词(话)就给分,所以要教育学生答题,扬长而没必要避短,我们以往总教育学生要扬长避短,答案中不要有明显的破绽和失误,真不清楚的就不写,现在看来,要鼓励学生大胆写。 (5)答题时如果学生写的不对就用两道线扛册掉,在下面重写,不影响评卷,如果写满了,则在空白处写上关键词(话),如36(3)WTO改革开放、主动、被动写出来,就得8分。绝不使用胶带等,用了胶带后再写的会出现重影,甚至看不清楚。

技巧综述

1:规范答题,在答题框内答题 2:即使不会也不要空,答了就有分 3:审题要慢,可以先看问题,带了问题仔细看懂材料,作答要细致,看清楚要几问,分别回答,暂时不会的可以留一定的空格。 4:回答要讲究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5:要点全面,思维要开,尽可能多答几点—“广度第一,深度第二” 6:要学会看该题的分值答题,看分值的大小组织答案,1-2分就一,两句话,不必要展开,可以说你答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得分。 7:要合理安排好答题的空间,卷面清晰很重要。 8:要合理安排好答题的时间,要通过平时的考试去训练自己,正式大考时,监考教师会有“15分钟”的提醒,这时你如果还没有涂卡,就必须去涂卡了。一般讲,全部完成后还余10分钟左右为宜 9:真正拿捏不准的选择题,就相信你的第一感觉,不要轻易的去改答案 10:字不一定要求写的太好,但是一定要清楚工整,主观题讲究一遍完成,不要轻易划掉。

怎样答好文科综合历史主观题: 所谓历史主观性试题,是指除选择题外必须用文字表述的试题,它包括材料题和问答题。它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影响和制约着考生的总分成绩。怎样答好历史主观性试题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近三年参加高考文综评卷的体会谈三点看法。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高考试题评分标准。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最近三年甚至文综考试以来的高考试卷及评分标准进行研究性学习,找出高考试题答案具有的共同特点。在历史答题中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语言不简洁,不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来回答;2.知识学得过死,灵活性方面不足。这实际上说明了考生答题不能符合考试标准。这里以2001年高考第38题第②问举例说明。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的?答: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以全球为市场进行扩张;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发明。这个题的时限很明确,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心词是科技革命推动世界成为整体,求答项是“怎样推动”。通过时间限制,我们应很明确地答出第二次科技革命,只要弄清了这一点,就可以进一步答出,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市场不能满足各国发展要求,使得世界市场的争夺成为必然,故列强以全球为目标进行扩张,结果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回顾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电力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发现及运用;二是以内燃机为代表的新机器、新产品的创制;三是为远距离提供信息的新发明,即通讯事业的发展,而能够使世界形成整体(即联系加强)的是第二、三两个内容。所以,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具有层次化、要点化、规范化等特点。 其次,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历史主观性试题的训练。如何答题本身就涉及到考生的能力问题。答题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直至符合考试标准。它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种能力一旦具备,也不会轻易丧失。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中讲到新课程的目标是:“在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学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一方面要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平面知识结构提高到立体结构上来。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材料题和问答题。学生在练习中要尽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对于教师布置的练习题,一定要独立完成,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要严肃对待,不可敷衍塞责。二是注意教师的批改和评讲。在这个过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师评讲练习时,既会注意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会教同学们如何审题,如何答题。当教师评讲练习时,学生应用心体会教师的思路,学会思考。尤其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师没有提及的问题大胆发言,请教师分析指正。三是总结反思。一些主观性试题练习、评讲以后,教师还会做一个或给一个现成的答案,针对参考答案,要多看多思,学习其思路,学习其对要点的把握,并与自己做的答案做对比。对于优点要发扬,并由此增强信心,更要正视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思考中加以改进,力争在下次练习中避免类似的问题。 第三,重视对重大历史知识、历史概念的掌握和积累。近几年来,历史学科命题一直坚持“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主线,考查学生分析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命题思想。 这里讲的主干知识,也就是我们历史学习中的重大概念、重大阶段的特征性的知识。学习历史从了解历史事实、形成历史概念及概念体系,进一步发展到理论概念,这是历史学习的一个深化过程。历史概念的形成对历史学习尤为重要。 新课标在目标中也提到,“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因此,了解和掌握考纲中要求的知识点尤其是阶段性特征,是做好历史主观性试题的前提条件。怎样答好文科综合政治主观题,一直是困扰考生的难题。通过分析最近几年的文综高考政治学科的主观性试题,我们就会发现:(1)从选材上,过去那种几段材料、几个表格的试题少了,而代之以一段材料整合多个信息的试题;(2)从设问上,“材料表明什么现象”的设问少了,“分析”、“说明”、“怎样”的设问多了,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提高了。面对这一新情况,我们该如何才能保证高考时政治主观题得高分呢?下面笔者以一个经典的高考试题为例,就政治学科主观题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道:“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1)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上述变化中,政府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3)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答案:(1)①洞庭湖区人民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即从过去单一经营到现在的多种经营;②政府加大投资,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使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③湖区居民从多种经营中提高了收入。(2)①统筹规划,进行政策调整;②直接投资,实施经济调节;③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3)从洞庭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到:①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③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一、把握材料,准确捕捉信息 学会分析研究材料,准确捕捉材料信息,培养较强的洞察力,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第一,明确材料主题,即材料讲的是一个什么问题。第二,列出具体内容,即列出材料中的所有信息。第三,提炼材料思想,即如何将材料的信息上升到理性(政治学科理论、观点、方法)层面。有人说就是要把材料中每一层的意思“翻译”成政治术语。如上题的主题是洞庭湖的历史变迁和近年发展。具体内容包括:(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咏叹;(2)由于历史上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3)强调了近些年政府根治洞庭湖水患的政策、行为及其结果:退耕还湖,政府投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种植业外,还发展了养殖业、加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试题从情景的设置来看体现了综合性命题思想;从政治学科来看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家的经济职能。 二、明确题意,确定答题方向 立意,即命题者的意图,它是通过设置的情境与巧妙的设问结合来体现的。因此,我们必须从情境材料和设问中推测出命者的意图,以确定答题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第一,排除与立意无关的信息,即与答题无关的信息。如上题中题中《岳阳楼记》中的文字、洞庭湖的地理位置就属无关信息。第二,根据立意提炼出有效信息,即与答题有密切联系的、必不可少的信息。捕捉住有效信息,是考生准确回答问题的关键环节。要准确地提取试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就必须认真思考、仔细审题。一般来说,考生要根据设问要求,对试题材料至少读二遍:第一遍是通读,其目的是抓住材料的中心和主题,第二遍为研(细)读,逐字逐句分析,理清材料包含哪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含义是什么。此外还要对材料信息进行选择性合并和比较,即把一条条信息以某种新的方式合并在一起,将获得的新信息与过去已有的信息进行比较(类比),从而使原来看似彼此独立的信息合并成一个有机整体。如通过阅读上题材料,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根据洞庭湖围湖造田、泥沙淤积、面积缩小的状况,政府——实行退耕还湖、直接投资综合治理,结果——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改善;湖区农民——发展养殖业、加工业,进行多种经营,结果——居民收入提高;总体思想——改善和保护环境、按客观规律办事。 三、理清思路,体现答题层次 现在的高考试题,总体上说阅读量大大减少,而思维量却大大增加。因此,考生在答主观题时,一定要有一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科学思维过程,有一个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严密的逻辑和慎密的推理过程。严密的逻辑来源于:对教材基本知识的正确理解;对试题材料的科学分析;对试题设问的准确把握;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准确无误地把握设问的要求。把握设问首先要弄清问题要求运用哪个学科(经济学、哲学还是政治学)的哪些知识。其次,要能把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准确地写出来,这就是答题的理论“武器”。第三,审清问题所给的条件。如上题“变化”、“转变”等就是很重要的答题条件。将上述的逻辑思维过程记述下来,就形成了答题思路。一个好的答题思路,一般应包括:(1)材料分析和教材知识的双向对照。如:“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尊重规律、深化认识。(2)教材知识的细化和逻辑思路的拓展。如:统筹规划——政策调整,直接投资——经济调节。切忌材料和知识“两块皮”。 四、准确表述,恰当使用学科术语 政治答题不同于做作文中的议论文,而是对所学经济、哲学、政治常识的观点的运用,是要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政治答题离不开恰当使用政治术语。 政治术语主要包括:教材中基本观点、理论、方法的表述语言;教材观点的生活化语言;时政化语言。要恰当运用政治术语,就要紧扣题意运用政治术语;要综合概括,形成要点;要准确表述答题语言。一要准确表述教材语言。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根本”就不能写成“基本”,否则就是错误的表述。二要准确运用时政语言。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不能写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三要准确概括材料语言。如“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重要转变”、“湖区居民从多种经营中提高了收入”等。 总之,政治主观题答题的总要求是:“通读材料抓主题,研究设问定方向,细读材料分层次,分清归纳与演绎;根据设问找原理,两个信息要对齐,列出提纲再对照,规范文字慎答题。”前四句是审题要求,后四句则是答题的基本程序。

文章标签: # 答题 # 材料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