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2015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1,2015高考语文复习

tamoadmin 2024-05-26 人已围观

简介1.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指导2.2015年广东高职高考招生考试语文考些什么 高职高考复习资料3.高三语文复习策略有哪些4.在线求,2015高考语文作文,急求,在线等5.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自测试题及答案(3)一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

1.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2.2015年广东高职高考招生考试语文考些什么 高职高考复习资料

3.高三语文复习策略有哪些

4.在线求,2015高考语文作文,急求,在线等

5.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自测试题及答案(3)

2015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1,2015高考语文复习

一  1.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正是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3.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4.百舸争流:形容群舟争相行驶。

5.天伦叙乐: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6.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7.从谏如流:指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8.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9.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10.化险为夷 将危险转化为平安。放浪形骸:指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11.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12.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3.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4.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5.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6.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7.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18.秋毫不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劳苦功高:指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20.约法三章:比喻以语言或文字规定出几条共同遵守的条款。刘邦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2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他人手中,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22.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3.目不忍视: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

24.耳不忍闻:耳朵不忍听知。形容消息极其悲惨。

25.百折不回:挫折。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也说百折不挠。

26.殒身不恤: 殒:牺牲:恤:顾惜。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28.步履稳健:表面意思指步伐稳重,用在特定场合也可以指办事一步一个脚印,很稳健。

29.博闻强记。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0.屏息以待:抑止气息静静的等待。

31.世人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事或人。

32.婆娑起舞: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33.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4.发人深思: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35.耸入云天:形容,高山,或者参天巨树的高大,比云还要高。

36.扭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二  1.蓊蓊郁郁: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4.二三其德:形容三心二意。

5.载笑载言:边笑边说话。

6.信誓旦旦: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7.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8.杨柳依依: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9.九死不悔: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10.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1.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12.日月不淹:日月飞快地运转,一刻也不停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3.楚楚可怜: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14.坚如磐石。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15.去日苦多: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16.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17.少长咸集:年少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群贤毕至: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了。

19.曲水流觞: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20.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21.游目骋怀: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22.放浪形骸: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23.感慨系之: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4.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5.正襟危坐: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这里是使动用法。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6.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27.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8.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29.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30.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1.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32.容有底止:或许能相当深。底止,深的意思。

33.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34.旁稽博采:两词意义相仿,连用表示从多方面考察、吸收各家长处之意。

35.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感到非常震惊。

36.义愤填膺: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

37.安之若素: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素,泰然处之。

38.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内心焦急万分。

39.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40.空头支票:无法生效的支票。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

41.不言而喻:不用说什么就能明白。

42.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43.休戚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44.休戚与共:忧患祸福彼此共同承担。

4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46.浅尝辄止:只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做事不深入。

47.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强,有毅力,毫不动摇。

48.卓有成效:卓,特别突出,卓越。指很有成绩、效果。

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指导

1. 2015高考文言文17篇

《明史·李东阳传》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住京城。

四岁能写直径一尺的字,景帝召见考核他,非常喜欢,抱来放在膝上,赐给果品钱钞。后来两次奉召讲解《尚书》大义,符合皇帝心意,奉诏命进京学习。

天顺八年,十八岁,成为进士,选为庶吉士,授官编修。积功晋升任侍讲学士,充任东宫讲官。

弘治五年,朝廷因旱灾征求意见。李东阳摘录《孟子》七篇大义,附以时政得失,累计几千言,把他呈献给朝廷。

皇帝称赞写得好。 十七年,重建阙里庙成,他奉命前往祭祀。

回来后上书说: 臣奉命急行,恰好遇到大旱。天津一路,夏天的麦苗已枯,秋天的庄稼没有种,拉船的人没有完整的衣裳,扛锄头的面有饥色。

盗贼遍地,青州更加厉害。南方来的人说,江南、浙东流亡的人满路都是,户口逐渐减少,军队空虚,仓库没有十天的积蓄,官员们欠缺几年的薪俸。

东南地区是财赋出产的地方,一年的饥荒就达到了这个地步;北方地区贫弱,向来没有积蓄,今年秋天再次歉收,怎么经受得起!事变的发生,恐怕不能预料。臣如果不是经过那个地方,虽则久处官府,每天审理奏疏,尚且不能够掌握其详细情况,何况陛下高居深宫呢? 臣在道路上询问,人们都说吃闲饭的人太多,国家费用无常,差役频烦,赋税重叠。

京城土木工程频繁兴建,供役军士财物与气力都竭尽了,每次遇到上京城操练,都宁不去。权势之家豪门大族,田产跨郡接县,还在不停地请求赏赐。

亲王的封国,供给达到二三十万。游手好闲之徒,托名皇亲仆从,常常在水陆要冲和都会之地大开店铺,搜刮商税。

国家建都于北方,仰仗东南地区供给,商人惊散,大都不是很小的原因。更有织造内官,纵容群小打人,闸河官吏没有不惊骇奔逃的,商贩和穷困的老百姓到处骚动不安,这又是臣亲自看到的。

民间的情况,郡县不能知道;郡县的情况,朝廷不能知道;朝廷的情况,深宫中的皇帝不能知道。开始于容易隐瞒,形成于蒙蔽。

容忍隐瞒的祸患开始很小,被蒙蔽之后祸患就很深了。臣在山东,听说陛下因灾异多次出现,敕令群臣畅所欲言,不要隐讳。

虽然诏令多次下发,奏章都陈述了,而事情关涉内廷、贵戚的,动不动就被牵制,长年累月,都被遏制罢除。臣实在担心,今天所说,又成为空文。

请求选取从前朝廷内外的条奏,详细加以选择采纳,绝对有必要施行。 皇帝赞赏叹息,都交给有关部门。

这时,皇帝几次召集阁臣当面商议政事。李东阳与首辅刘健等尽心进献忠言以供皇帝采纳,对于时政的阙失必定尽言极谏。

李东阳精于古文,内阁中奏章多交托给他草拟。奏疏发出,天下传诵。

2. 2015年江苏高考必读名著阅读

《论语通译》 孔子 《哈姆雷特》(英)莎士比亚

《孟子选注》 孟子 《堂吉诃德》 西班牙)塞万提斯

《庄子选译》 庄子 《歌德谈话录》 (德)爱克曼

《西厢记》 王实甫 《巴黎圣母院》 (法)雨果

《呐喊》 鲁迅 《欧也妮.葛朗台》 (法)巴尔扎克

《鲁迅杂文选》 鲁迅 《匹克威克外传》 (英)狄更斯

《子夜》 茅盾 《复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家》 巴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尼.奥斯特洛斯基

《茶馆》 老舍 《普希金诗选》 (俄)普希金

《边城》 沈从文 《泰戈尔诗选》 (印度)泰戈尔

《雷雨》 曹禺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法)莫泊桑

《女神》 郭沫若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俄)契诃夫

《朱自清散文精选》朱自清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美)欧.亨利

《谈美书简》 朱光潜 《格列佛游记》 (英)斯威夫特

《尘埃落定》 阿来 《鲁滨孙漂流记》 (英)笛福

《朝花夕拾》 鲁迅 《繁星春水》 冰心

3.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名著是哪十本

2015高考究竟考几部名著,考哪些名著,这会没有人知道。13和14都有名著篇目的变化,13增加了茶馆,14增加了子夜和飞鸟集。15年高考名著篇目要到10月份往后,高考考试说明修订并发布后,才能有确切的消息。如果你是江苏考生建议先从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读起。

附:

2014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名著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十一部名著,即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罗贯中《三国演义》、巴金《家》、老舍《茶馆》、沈从文《边城》、鲁迅《呐喊》、泰戈尔《飞鸟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海明威《老人与海》、茅盾《子夜》

2015年广东高职高考招生考试语文考些什么 高职高考复习资料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赫胥黎

 开头例析

 例1、“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赫胥黎的话语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渺小与未知世界的广袤。人类正处于世界中心的海岛,唯有不断开拓,方能安然行走在文明的大道上。所以,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开拓与职责》)

 “人类正处于世界中心的海岛”,显然对材料中的“小岛”的含义没有理解好。但对材料的核心思想理解是正确的。

 引用材料+议论+引用材料(作为观点)。

 例2、正如赫胥黎所说:“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而这句话所体现的便是让我们去开拓那未知事物,去追求那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追求?未来》)

 下文把“追求属于自己的未来“作为写作重点了,跑题了。

 引用材料+解释其含义+观点。

 例3、“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限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则。”这是赫胥黎对人生作出的感悟,未知永远大于已知,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开拓进取,探索未知的步伐,但是,自然不会凭白无顾的呈上我们还不了解的未知领域的答案,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开拓。(《争脱束缚,勇于开拓》)

 题目中的“争脱”应为“挣脱”。文中的“凭白无顾”应为“平白无故”,“职则”亦应为“职责”。在开篇的百多字中就有三处错误,有的甚至是抄错的,实属不该。

 全引材料,直接抄录,这样的引材料是不好的,是边引边议。从作者引用材料后的解说看,材料句子间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好在抓住了关键词。

 引用材料+解释说明+观点。

 例4、已知总是有限的,而未知往往是无穷的。想要在未知中找到星星点点,必要探索。探索在无边的未知中便需创新。创新才可在汪洋之中开辟小岛。我认为:生活中必有创新,创新推动着社会发展。(《创新无止境》)

 又是一个开头就跑了题的作文。本来他注意到了关键词“开拓”,转意为“探索”,是符合题意的。可是,他又在“探索”上提出一个“创新”问题。“创新”离关键词“开拓”的距离就远了。当然,探索需要创新,但是,在这里,开拓、探索是总问题,而创新是子问题。用“局部问题”代替等于“整体问题”是不可以的。

 引用材料+解释含义+提出观点。

 例5、自从人类使用工具的那一天起,人类便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并且从未停止。探索,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正如赫胥黎所说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然而探索不易,只有学会探索,才能在探索的道路上顺利的行进。(《学会探索》)

 题目是“学会探索”,开头的落脚也是“学会探索”,表现出良好的思维一致性。

 引用赫胥黎的话之前的话,我以为应当放在引用之后。其实这些话是读了赫胥黎的话之后的感悟,赫胥黎的话是思维的起点。现在原文这样的顺序,感觉赫胥黎的话不是作文材料,好像是作者的论据。这样的开头是很多的,一定要先引材料后发感慨。

高三语文复习策略有哪些

1、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是以职业高中、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为对象的选拔性考试。有关高等职业学院将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部分考试内容说明(详细的考试内容请考生查询考试大纲)

本学科的考试内容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为依据,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的要求,在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中突出多语文能力的考查。

1. 语言知识与应用

(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 识记现代汉字常用字的字形

(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4)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5)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和着重号)

(6) 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2. 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古代诗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

(3)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6) 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7)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段和名篇(见“古诗文背诵目”)

3.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

(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

(3)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 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 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8) 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4. 语言表达与应用

(1) 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2) 能写常用应用文

(3)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 基础等级

① 符合题意

② 符合文体要求

③ 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④ 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⑤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⑥ 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 发展等级

① 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② 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富,意境深远。

③ 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 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三)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 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试卷共有25道题,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2. 试卷内容、题量和赋分情况

(1) 语言知识与应用(8题,24分)

(2) 古代诗文阅读(8题,约32分)

(3) 现代文阅读(6题,约19分)

(4) 语法表达与应用(3题,约75分)

3. 题型

(1) 选择题(18题,54分)

(2) 非选择题(7题,96分)

在线求,2015高考语文作文,急求,在线等

一、查漏补缺,狠抓薄弱环节,突破难点。

一模考试结束后,应该认真总结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回避,反而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出现问题的地方往往是自己掌握不够扎实或者恰好是自己薄弱的环节。所以一模后应在具体分析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查漏补缺,狠抓薄弱环节,突破难点,使各知识点能均衡提高。

从历年考生答题情况来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古诗文阅读。一模之后不妨把重点放在这几块上。具体来说:

(一)现代文阅读怎么答题?

1、快速解读,把握选文的主旨

(1)不要急着去做题,现代文阅读首先要注意理解题目,从题目中大致把握文章内容、类型甚至主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速读文章,提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2)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3)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2、如何进行全面的解答

(1)回答问题,不能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2)、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3)、对应题旨,不能遗漏答题要点,甚至可以在不确定有几点的情况下多写一两点。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现代文阅读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评分办法一般是“要点给分”,而绝大多数考生在现代文阅读上失分严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只答一鳞半爪,不全面,所以掌握进行全面解答的一些要领,至关重要。

3、关注变化

2015年《考试说明》中实用类文本阅读给出的样题,除了人物传记还新增了新闻材料,取消五选二题型,要引起重视。

新闻阅读属于新设的考试内容,试题的编制、考查角度,尤其是探究题的命题,还在摸索中。一般选择内容比较丰富、新闻价值比较突出的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形式的新闻作品作为考试文本。高考选文要求1200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

(二)语言运用题如何答?

1、语言运用题,关键应弄清每题考查的是什么考点。一般来说,有语句扩展,压缩语段,正确使用修辞,仿用、变换、选用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等等。

从题型来说,可能有下列形式:

修改文段(相应点是:标点、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等)

赠言、短信、网评

开场白、总结发言、对对子

排序题、衔接题、点评题、编者按

颁奖词、墓志铭

图文转换题、广告语、画外音、宣传语

拟标题、拟导语、下定义、一句话新闻

扩展语句、仿写、变换句式

(记住:无论哪种题型,“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抓住那个“宗”!)

2、语言运用题特别强调的就是审题意识。审题包括要审清楚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特别是隐性要求,更要仔细理解。如果在审题上出了问题,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不得分。

3、注意近几年没有考过的“旧题型”,当然也不断有创新题出现。

(三)古诗文阅读要领有哪些?

在第二轮的复习中,还应加强对必考的古代诗文阅读的复习。本部分复习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课本第一积累并强化120个实词及试卷中出现的实词、100多个通假字、课本中的古今异义词、18个虚词、5种句式等。这些是基础,是做好文言阅读的前提。

2、效率至上(1)计划性强。考生对复习的内容要作全盘考虑和分解,针对各知识点制订短期计划。(2)方法灵活。如利用零碎时间复习文言虚词,因分散则容易掌握。(3)精选试题。概括说,就是“选、读、译”。“选”的关键是精,选好后不凭借任何辅助读物自己去读它,有读不懂的地方要善于“推导”和“借助”,就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译”的关键是准确,而要做到准确就要特别注意“语境意识”,把要翻译的句子善于带到原文中去理解和推断。(4)古诗鉴赏:熟练掌握诗歌鉴赏方面的术语,熟悉题型及答题步骤;比较阅读出题可能性高。

3、关注变化2015年的题型示例中有文学、文化常识的内容,应在复习中引起重视。

二、吃透大纲,以高考典型例题强化知识点,不搞题海战术。

不少学生认为,一模之后应该拼命做题目,自以为做得越多越好,其实这并不是好办法。

1、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

2、以高考例题作为强化知识点的抓手。高考题最能体现命题思路和出题角度,所以最后阶段,大家应该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不建议大家盲目靠做题的数量作为复习手段,即使高考真题做完了,也建议大家最好用各地的一模题和联考题进行训练,因为这些题比较严谨,盲目找一些题来做,可能会因为题的质量问题混淆思维。

三、加强规范答题意识和时间效率意识训练。

复习后期,能否在原来基础上再有10到20分的提高,关键在于能否做到规范答题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题量。

四、作文强调审题立意,加强储备,重视细节。

临近高考,作文复习是重中之重。考场作文,提醒考生注意以下方面:

(一)审题立意

审题切忌:1、任意扩大话题概念的外延(走题)。2、阉割话题,然后取其局部,以偏概全(偏题)。3、仅朦胧地存在相关话题的概念,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离题)。4、抛开话题,另起炉灶(离题)。

高考作文立意:1、基本原则:准确、新颖、高远、深刻。准确,就是要正确把握命题人命题意图,并在命题范围内立意。新颖,就是要打破常规思维,选取新的切入点,不要落入俗套。高远,就是指文章格调高尚,感情倾向积极健康,不低级趣味。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不能只抓表象,就事论事。2、宗旨:健康个性,健全人格(也是高考设题的原则)。3、标准:紧扣话题,充满哲理,贴近时代,启迪人生。

(二)加强储备

内容充实是衡量好作文的又一重要标准,因此,在准备高考作文时,一定要认真地积累储备材料。可以把在生活中观察、体验的所得记录下来,也可以从媒体上收集整理,还要注意分类收集整理,比如竞争合作、沟通倾听、宽容欣赏、公德规则、传统与现代、阅读与人生、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等。

(三)重视细节

1、阅卷老师阅卷时间紧,所以作文必须做到主题鲜明、结构一目了然。2、审题至关重要,偏题、跑题输定了。3、“文好一半题”,写好标题很重要。4、开头要点题,结尾要扣题。5、卷面书写要整洁,切忌字迹潦草、模糊。

总之,二轮复习不仅仅是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知识网络,掌握解题方法,形成能力。只要大家了解自己,有的放矢,用科学的方法复习,升华是自然的。

2015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自测试题及答案(3)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镌(juān)刻 消弭(mí) 谆谆(zhūn) 奥(āo)悔

 B.负荷(hè) 舛(chuǎn)误 眼睑(liǎn) 折(shé)耗

 C.悭(qiàn)吝 果脯(ǔ舱) 纰(pí)漏 饿殍(piǎo)

 D.档(出mà扩案渐)(ā诗而)染切削(XāI勋)使海(沈hǒ妒)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诚肯 沐浴 谈笑风声 星罗棋布

 B.别致 羽翼 生灵涂炭 杀身成人

 C.奢侈 负疚 孰视无睹 赴汤蹈火

 D.煊赫 缥缈 别树一帜 危如累卵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规定,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的 ,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②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而是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学习。

 ③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灾难。

 A.审定 终止 驱除

 B.审定 终止 祛除

 C.审订 中止 祛除

 D.审订 中止 驱除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B.此地天*露的多些,故觉夜来的独迟些;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

 C.一到冬天,我便会发生一种奇异的感想——不,与其说是感想,毋宁说是一种感觉。

 D.我看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一些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少年中,由于受不良思想的毒害,头脑中缺乏法制观念。

 B.带领我们参观的是相识已久的王晓明的姐姐。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

 D.人类不但要改造环境,还要适应环境。

 6.下面句子由于关联词语位置变化,表意受到影响的一组是( )

 A.

 ①他虽然远离家乡,但一直惦记着家乡人民。

 ②虽然他远离家乡,但一直惦记着家乡人民。

 B.

 ①我们即使取得了很大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②即使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C.

 ①如果敌人敢来侵犯,我们就叫他有来无回。

 ②敌人如果敢来侵犯,我们就叫他有来无回。

 D.

 ①不仅我不认识他,我奶奶也不认识他。

 ②我不仅不认识他,我奶奶也不认识他。

 7.填入句中横线处,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由于清朝政府的破坏,____,____都没能攻下。

 A.使馆被义和团围攻了56天,西什库教堂被围攻了63天

 B.义和团围攻了使馆56天,围攻了西什库教堂63天

 C.义和团围攻了使馆和西什库教堂达56天和63天

 D.义和团围攻了使馆56天,西什库教堂也被围攻了63天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讽”和“骚”是《诗经》和《楚辞》的代称,是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B.《春秋》、《诗经》、《尚书》、《礼记》、《周易》统称为“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

 C.苏武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念怒娇。赤壁怀古》是其代表作。

 D.《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有“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部”之称。

 9.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夏日(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睛。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A.前六句描写了夏日村居之景,后两句抒写了夏日村居之情,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B.中间两联按时间顺序写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分别描写了夏季白日和晚间的景色

 C.本诗通过对夏日村居之景的描绘,表露了对官场****现实的无比憎恶之情。

 D.本诗观察细致,文词致密,气韵流畅,意境新颖,有着轻清闲远的特点。

 10.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追 求(覃子豪)

 大海中的落日

 悲壮得像英雄的感叹

 一颗星追过去

 向遥远的天边

 黑夜的海风

 起了黄沙

 在苍茫的夜里

 一个健伟的灵魂

 跨上了时间的快马

 A.诗的第一句实写,第二句虚写,时空阔大,意象壮美,写现实境界而又超越现实境界,激发读者对人生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审美领悟。

 B.日落之后是黄昏,“一颗星追过去/向遥远的天边”,星斗临空,诗人对黄昏作了传神的动态演示和静态描摹。

 C.黄昏之后是黑夜,“黑夜的海风/刮起了黄沙”,四周墨黑,海风呼啸,黄沙飞扬,声色并茂,令人如见如闻,给人留下了可供联想的天地。

 D.最后三句以虚写结束全诗,“快马”之暗写“追”与“一颗星追过去”之明写“追”,从隐与显两方面扣紧题旨:真正的人生,应该有高远的追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7题(20分)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伯父魏歧州刺瑒,深所嗟尚,每称曰:“此儿吾家之颜子也。”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

 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口无杀害之言。至于亲宾来萃,辄陈樽俎,对之危坐,终日不倦。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饮,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闻而自责曰:“何乃为人所疏,顿至于此!”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馈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理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调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已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1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

 B.伯父魏歧州刺史瑒,深所嗟尚

 C.李氏宗党……无不沉醉喧乱

 D.土谦闻而自责……

 12.与例句中加横线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赵郡农民德之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燕巢于飞幕之上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此乃李参军遗惠也;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B.①其后出粟数千石;②爱其二毛,则如股焉

 C.①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②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D.①债了矣,幸勿为念也;②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1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

 B.至于亲宾来莱,辄陈樽俎,对之危坐,终日不倦。

 C.收理骸骨,所见无遗。

 D.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15.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所谓阴德者何——什么是所谓的阴德

 B.此儿吾家之颜子也——这孩子是我家的颜回啊

 C.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7岁丧父,因事母孝顺出名

 D.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看见了君子以后,才觉得我们晚辈缺乏德行

 16.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表现文中所说李士谦“阴德”的一组是(3分)( )

 ①母曾呕吐……跪而尝之 ②亲宾来萃……终日不倦

 ③家富于财……每以振施为务 ④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

 ⑤悉召债家……对之燔契 ⑥收理骸骨,所见无遗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①⑤⑥

 1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有一年发生大饥荒,士谦拿出家里的全部财产,给乡民熬粥喝,赖以保全性命存活的人数以万计。

 B.事母极孝,李瑒称李士谦是李家的颜回。

 C.李士谦造福乡里,不为留名,甚至连他的子女都不让知道。

 D.李士谦家里很有钱,但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他经常赈济、施舍别人。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8~21题(10分)

 支持宇宙大爆炸的证据不是来自天文观测,而是来自无线电研究。

 搞无线电通信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提高通信的效率,长期致力于消除各种噪声的研究。1965年5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贝尔电话实验室两位科研人员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利用一架卫星通信用的喇叭形天线,来查清天空中各种原因造成的噪声,这就要测量天空的有效噪声温度。无线电工程师为了使用方便,常用温度来标志噪声的程度。例如地面温度为300K相当于 )时,它在无线电接收系统(如天线)中会造成20-30K的噪声,这20-30K就是度量噪声的“噪声温度”。

 最初,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测得天空有效噪声温度是6.7K,扣除大气吸收、地面噪声等方面的影响后,最后得到了3.5 K的剩余。在此后一年测量中,无论他们如何改进仪器,仔细操作,都不能消除这个剩余的噪声温度。他们还发现,这个消除不掉的噪声是各向同性的,不论他们把天线对准太空中的哪个方向,都能接收到同样温度的噪声,而且一年四季都一样。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3.5K的宇宙噪声的呢?正当这两位无线电工程师对此现象迷惑不解时,彭齐亚斯有一次无意中了解到,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教授迪克等人写过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根据大爆炸理论预言,在大爆炸后应当留下余热——辐射遗迹。这就好比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屋里生起火炉取暧,即使火炉熄灭了,屋里仍会因为火炉的余热而温暖一段时间。只是大爆炸产生的辐射当初处于可见光和红外波段,由于宇宙膨胀所产生的多普勒红移效应,它的波长发生了红移,落到了比红外线频率更低的微波波段上。所以,时至今日大爆炸应当留下10K温度的余热,它是波长为3厘米的微波辐射。

 于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赶紧向迪克等发出邀请,请他们到贝尔实验室访问。在经过一系列相互访问和深入研讨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确信,他们所发现的这种消除不掉的微波噪声,正是迪克的研究组根据大爆炸理论所预言并准备寻找的“辐射遗迹”。这是一种宇宙背景辐射,它们蔓延分布在整个宇宙的每个角落。他们俩的这一发现轰动了全世界,并使宇宙大爆炸理论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还因此而共享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8.下面有关“噪声温度”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噪声温度是用来度量噪声的

 B.有效噪声温度是指由于天空中各种原因造成的噪声

 C.“噪声温度”既用来度量温度又用来度量噪声。20~30K的噪声,又指20~30K温度

 D.用温度来标志噪声的程度为噪声温度

 19.对“10K温度的余热”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温度有10K

 B.噪声温度有10K

 C.有效噪声温度有10K

 D.宇宙噪声有10K

 20.对“宇宙背景辐射”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来自宇宙的辐射是地球辐射的背景

 B.指整个宇宙都存在的辐射

 C.由于宇宙膨胀所产生的多普勒红移效应

 D.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辐射遗迹

 2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大爆炸留下了10K温度的余热,它是波长为3厘米的微波辐射。

 B.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的这种消不掉的微波噪声来自宇宙背景辐射。

 C.由于存在宇宙背景辐射,因此可以证明宇宙曾经爆炸过。

 D.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这种消不掉的微波噪声,为迪克找到了有力证据——辐射遗迹。

 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22-25题(20分)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随之而来,许多文化遗迹也就是贬官行迹。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于是人品与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

 例子太多了。这次去洞庭湖,一见岳阳楼,心头便想:又是它了。1046年,范仲淹倡导变革被贬,恰逢另一位贬在岳阳的朋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要他写一篇游记,他便借楼写湖,凭湖抒怀,写出了那篇的《岳阳楼记》。直到今天,大多数游客都是先从这篇文章中知道有这么一个楼的。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已成为一般中国人都能随口吐出的熟语。

 不知哪年哪月,此景此楼,已被这篇文章重新构建。文章开头曾称颂此楼“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于是人们在楼的南北两方各立一个门坊,上刻这两句话。进得楼内,巨幅木刻中堂,即是这篇文章,书法厚重畅丽,洒以绿粉,古色古香。其他后人题咏,心思全围着这篇文章。

 这也算是个有趣的奇事:先是景观被写入文章,再是文章化作了景观。借之现代用语,或许可说,是文化和自然的互相生成罢。在这里,中国文学的力量倒显得特别强大。

 范仲淹确实是文章好手,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游人仰头读完《岳阳楼记》的中堂,转过身来,眼前就会翻卷出两层浪涛,耳边的轰鸣也更加响亮。范仲淹趁势突进,猛地递出一句先忧后乐的哲言,让人们在气势的卷带中完全吞纳。

 于是,浩淼的洞庭湖,一下子成了文人骚客胸襟的替身。人们对着它,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游历一次,便是一次修身养性。

 胸襟大了,洞庭湖小。

 但是,洞庭湖没有这般小。

 范仲淹从洞庭湖讲到了天下,还小吗?比之心胸狭隘的文人学子,他的气概确也令人惊叹,但他所说的天下,毕竟只是他胸中的天下。

 大一统的天下,再大也是小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忧耶乐耶,也是丹墀金銮的有限度延伸,大不到哪里去。在这里,儒家的天下意识,比之于中国文化本来具有的宇宙意识,逼仄得多了。

 而洞庭湖,则是一个小小的宇宙。

 你看,正这么想着呢,范仲淹身后,就闪出了吕洞宾。岳阳楼旁侧,躲着一座三醉亭,说是这位吕仙人老来这儿,弄弄鹤,喝喝酒,可惜人们都不认识他,他便写下了一首诗在岳阳楼上:

 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郎吟飞过洞庭湖。

 他是唐人,题诗当然比范仲淹早。但范文一出,把他的行迹掩盖了,后人不平,另建三醉亭,祭祀这位道家始祖。若把范文吕诗放在一起读,真是有点“秀才遇到兵”的味道,端庄与顽泼、执著与旷达、悲壮与滑稽,格格不入。但是,对着这么大个洞庭湖,难道就许范仲淹的朗声悲抒,就不许吕洞宾的仙风道骨?中国文化,本不是一种音符。

 吕洞宾的青蛇、酒气、纵笑,把一个洞庭湖搅得神神乎乎。至少,想着他,后人就会跳出范仲淹,去捉摸这个奇怪的湖。一个游人写下一幅的长联,现也镌于楼中: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他就把一个洞庭湖的复杂性、神秘性、难解性,写出来了。眼界宏阔,意象纷杂,简直有现代派的意韵。

 22.联系后文,第一段中提到的“贬官文化”,具体说就是指:(5分)

 (不超过35字)试举两例:

 ①

 ②

 23.作者说“洞庭湖小了”是因为(3分)

 (不超过30字)作者又说“洞庭湖没有这般小”,因为(5分)

 24.洞庭湖为什么是一个让人们捉摸的“奇怪的湖”(3分)

 (不超过30字)

 25.下列说法中,理解分析不正确的是(4分)( )

 A.文章以“贬官文化”起笔,旨在引出范仲淹及其《岳阳楼记》,再引出洞庭湖,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

 B.自范仲淹始,洞庭湖成为文化胜迹,引人遐思。

 C.文章对范仲淹的胸襟气度是持保留态度的赞叹。

 D.文章继范后写到吕洞宾,旨在表明范文一出,给洞庭湖留下了一笔文化遗产,但也局限了人们的思维和目光。

 E.引用的长联是后人对洞庭湖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沉思索的佐证。

 五、修改下面的短文,完成26~27题(10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期进行了一项名为“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的调查研究课题。调研成果发现,童年时经常担任班级干部的学生,长大后成为“杰出青年”的为65.54%,而普通学生只占20.27%。调查结果显示,“杰出青年”童年时经常是学校(班级)核心人物的比例为50.68%,学习成绩常是前10名的比例为73.65%。调查结果还显示,“杰出青年”在童年时代非常喜欢独立做事情的为66.68%,能谢绝游戏诱惑的为60.14%,能经常帮父母做家务的81.08%,对班上不公平的事感到气愤的占79.73%,有54.05%的人能规劝他人欺负同学,有58.78%的人能与他人分享荣誉。这说明:

 26.指出材料中画线部分运用不得体的词语,并予以改正,有几个写几个。(5分)

 不得体的词

 改正

 27.根据材料的有关内容,在“这说明”后续写句子。(5分)

 答:

 六、作文(60分)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一步深化,人们愈来愈感到体制改革尤其是机构改革的话题变得沉重起来,因为人们看到,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的现象越来越制约甚至阻碍着经济的发展。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机构改革迫在眉捷!请以“机构改革”为作文内容的范围,自拟文题,写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一、基础知识

 1.D 2.D 3.B 4.A 5.C

 6.D 7.B 8.D 9.C 10.B

 二、文言文阅读

 11.C 12.B 13.C 14.D 15.B

 16.A 17.C

 三、现代文阅读

 18.C 19.B 20.B 21.A

 四、现代文阅读

 22.古代京官被贬用外地,寄情山水,留下大量的诗词文赋,此类文化即为“贬官文化”。举例: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②欧阳修的《醉翁亭记》;③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任选两例,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3.相对范心忧天下的胸襟气度,古人的眼中,洞庭湖就显得毫无分量了。洞庭湖是一个小小的宇宙,具有中国文化本身具有的宇宙意识,包容量很大。

 24.洞庭湖作为文化载体(意象),具有复杂性、神秘性、难解性,耐人寻味、深思。

 25.A、B

 五、改文

 不得体的词 进行 谢绝 规劝

 改正 完成 拒绝 制止

 26.略

 27.童年时代优秀的成绩、较高的组织才能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一个人日后成才的基础

 六、作文

文章标签: # 形容 # 阅读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