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录取信息 录取信息

重庆高考语文答案解析,重庆高考题语文

tamoadmin 2024-07-12 人已围观

简介1.跪求2010年湖南和重庆高考语文卷的诗歌鉴赏题和答案?2.09年高考语文重庆卷答案3.2019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审题立意解析)4.2009高考重庆卷的语文试题答案5.2021年重庆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考点详解(2)?6.2018年重庆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理解答案(点评)2011年高考重庆语文卷答案一、l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l2分) 1 C 2 C 3 D 4 C二、本大题

1.跪求2010年湖南和重庆高考语文卷的诗歌鉴赏题和答案?

2.09年高考语文重庆卷答案

3.2019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审题立意解析)

4.2009高考重庆卷的语文试题答案

5.2021年重庆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考点详解(2)?

6.2018年重庆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理解答案(点评)

重庆高考语文答案解析,重庆高考题语文

2011年高考重庆语文卷答案

一、l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l2分)

1 C 2 C 3 D 4 C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5 C 6 B 7 D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8.B 9.B 10.A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 (10分)

(1) 翻译

①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②(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2)用斜线(/)断句:

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目/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12.(6分)

(1)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13.(1)恐年岁之不吾与

(2)老鱼跳波瘦蚊舞

(3)击空明兮溯流光

(4)出师一表真名世

(5)寓言

(6)川靖康成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14. 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适度、得体,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15.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接着进一步指出只有把诚意当作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

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做戏也有诚意。

15.(6分)

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

接着进一步指出只把诚意当作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

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做戏也有诚意。

16.

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仅是虚伪的。

老先生开口闭口开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或有些人认为“看人,请客,送礼” “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

17.(6分)

(1)辩证(对比)思维

分析(略)

(2)包容态度 分析(略)

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l6分)

18.

有语病的一项是:(1)

针对性修改:删掉“与”和“相关”(或者删掉“造成”)

19,4分

(1)④理由:略

(2) ②理由:略

20. (1)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

(2)略

21. ①④⑤⑦

七.(本大题60分)

22.略

跪求2010年湖南和重庆高考语文卷的诗歌鉴赏题和答案?

2009年高考试题——语文(重庆卷)word版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到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鸡肋(lèi) 蛮横(hèng) 不着边际(zhuó) 大楷字帖(tiè)

B、内讧(hòng) 哂笑(sh?n) 断壁残垣(yuán) 不落窠臼(kē)

C、惊悚(s?ng) 愤懑(m?n) 怙恶不悛(quān) 狼奔豕突(sh?)

D、难处(ch?) 括弧(hú) 唾手可得(tuò) 不胫而走(j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愧疚 必须品 防微杜渐 额手称庆

B、搜寻 吊胃口 炙手可热 按捺不住

C、剽悍 金刚钻 始作俑者 不明就理

D、撮合 板着脸 破涕为笑 奉为圭臬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是一个处事谨慎的人,一向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所以很少交朋友,即使有朋友,也不愿交往过深。

B、亚冠联赛小组赛上,鲁能泰山队的另一个对手韩国首尔FC对以6 :1取得了胜利,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泰山队的亚冠之旅格外艰险。

C、平遥人过去在外经商的极多,赚了钱,要往家里送,很不安全,还要雇保镖,于是便生出这票号,专管对换银钱。

D、老张按照惯例把买回来的对虾和猪肉分别称了称,才发现他买的对虾被偷工减料了,足足少了半斤。

4、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B、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

C、昨日,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D、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千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科学家托维利提出的假说: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太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多达17亿吨的氢,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

科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也提出一个新理论:地球上的水可能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他在分析卫星时发现了一些黑色小斑点,而这些黑斑是高层大气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水云。他认为,小黑斑现象是许多小彗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注人大气,形成彗星云团,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不久,在600多千米上空,他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而这一高度又恰好是此类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1990年,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江苏省无锡梅村乡。我国专家经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来自彗星。弗兰克理论还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例如可能就是由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1998年美国科学家打开了一块来自彗星的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不久又发现另一块陨石里布满了奇怪的紫色晶体,这些晶体里竟然有水!

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

5、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的水蒸气。

B、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

C、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

D、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

6、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的是

A、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由冰组成的小彗星。

B、在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发现了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

C、经我国专家研究,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的冰块来自彗星。

D、有的陨石里含有盐水水泡或含水的紫色晶体。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拖维利假说,人类有可能利用太阳风获取更多的水。

B、根据弗兰克理论,人类有可能借助彗星云团进行人工降雨。

C、对地球水源地研究,有助于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

D、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他行星是否有水存在。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於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

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迳,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

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古人云:“鸟栖於林,犹恐其不高,复巢於木末;鱼藏於水,犹恐其不深,复穴於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 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博财物耶 博:增加

B、禄秩优厚 秩:品级

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规:谋求

D、事觉自死 觉:败露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 ②一朝彰露,禄秩削夺

③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④愚者多财生其过

⑤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杀身之祸。

B、文章用“公仪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可“规小得而大失”。

C、为主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仅能使百姓安宁,自身常获欢乐,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

D、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忠正,蹈公清”,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斜线(/)断句(2分):

若 徇 私 贪 浊 非 止 坏 公 法 损 百 姓 纵 事 未 发 闻 中 心 岂 不 常 惧

(2)翻译:

①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4分)

②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4分)

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 。

(柳永《雨霖铃》)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荀子《劝学》)

(4)、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名人传”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均是法国作家

的代表作品。

(6)、方苞、姚鼐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的代表。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瓷器的意味 池莉

①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②比如许多人搬了新家或是装修房子,只要稍有余地,便会置一架多宝柜,架上最少不了的及时瓷器。瓷器的确是好看,其质地,造型,团,色彩,没有其他什么工艺品可以媲美,实在是一件无可非议的雅物。一般的东西,单从名字上看不出太大的好处,房子就是房子,住人的地方。只有瓷器的名字取得讲究,如叫什么青花釉里红玉表春瓶的,简直就像欧洲古典女人的长裙,是绝不肯平铺直叙的,到处都镶了繁复的精致的华丽的花边,修饰出无穷无尽的意味。

③现在,瓷器毫无疑问是一件大雅之物。然而它是怎么来的?是做什么用的?这么往深处一想,就会发现瓷器原来是一个大俗之物。瓷器原来是作吃喝拉撒用的,最初脱胎于陶器。在汉代之前,一般都烧制陶器,它的发明和用途直接源于人类基本生活的需要。陶器发现的年代早,据说原始社会的燧人氏就会制造陶器了。人类懂得了使用火,用火烤熟的食物是烫的,这就要求使用相应的容器,于是各种各样的为生活服务的陶器便被创造了出来。釉是汉代发明的,有了釉之后,陶器便向瓷器大大地进了一步。但是瓷器也仍然是用于实际生活的,等到在现实生活中足够使用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比较丰富了,这才有少数人的艺术天分开始觉醒,更高的追求出现了。真正作为单纯欣赏对象的精美瓷器这才出世。这个年代就是我们民族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代。

④唐代首开瓷器艺术的风气之先,想必也是因为丰衣足食之后无所事事,便有了多余的精力去热乎艺术。那时候,一件精美的瓷器作品出来,人们便口口相传。传到社会上有钱有势的人那儿,他们就不惜千金购买了过去,藏入深宅观赏把玩,一帮文人骚客也为其吟诗作画。一来二去,瓷器的佳名传到宫廷,皇家也是凡人,对瓷器的喜欢也是有的,不喜欢也是有的,但是既然达官贵人这般青睐瓷器,在社会上又有了文名,皇家也难免附庸风雅,也欣赏把玩起瓷器来。瓷器贵入宫廷,反过来又刺激了社会。商人有利可图,他们便会投资瓷器工艺,工匠自然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艺术灵感喷薄而出。就这样,一波波,一浪浪,推动着瓷器精益求精的创作,直到宋代的登峰造极。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大浪淘沙,肉腐骨存,瓷器终于摆脱了最初的粗陋面目,登堂入室,成了艺术品。

⑤尽管瓷器已经被公认为艺术品,但至今为止,用于吃喝拉撒的瓷器器皿还是用于吃喝拉撒,并没有因为成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而失去世俗性,世俗是瓷器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它才一步步等高,越来越好,艺无止境,美无止境。可见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

⑥再说了,即便是当年官窑出的夜壶,皇帝撒过尿,诗人写过诗,你就是不在乎它,不供在博古架上,不送给博物馆,不卖给文物商店和收藏家,依然拿它撒尿,它也就无所谓俗雅。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尽自己的本色就是。这就好比一个人出了家,超尘脱俗,不在红尘话语中,自然又是一重清凉境界了。这是艺术和做人最难得境界,就是做到了别人也无从知道,因为它不再在任何媒体露面和喧哗,大众很快就忘记了它。只有在意外的或者偶然的某一刻,它与它的知音相逢,那一刻当然就是夺人魂魄,惊天地而泣鬼神的了。高考资源网

14、怎样理解“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在文中的含意?(4分)

15、阅读文章第③④自然段,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瓷器的演变。(6分)

16、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17、作者认为“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俗雅其实是一体的”。结合全文,请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6分)

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8、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称重庆为“水火山城”,请分别用15——30字解读“水”与“火”的寓意。(4分)

“水”的寓意:

“火“的寓意:

19、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4分)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 , ;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 。

20、用“帕格尼尼”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列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4分)

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和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奇人。

2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只填序号)(4分)

看到“好朋友”三个字,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朵。忘记了我们是什么时

① ② ③

候的了,可能大概是一个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的日子吧。“物以类聚”似乎是为我们两

④ ⑤ ⑥

人诞生的,因为我们都是属于排骨级的人物。唯一不同的是她比我更瘦——我充其

⑦ ⑧ ⑨

量是一个肉排,因此,小朵别号“金箍棒”,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棒妹儿。

⑩ ⑾ ⑿

(1)、语段中③④⑥⑦⑧⑩处,必须删去的一处是 ;不能删去的一处是 。

(2)、语段中①⑤⑾三处引号,用法不同的是 ,②⑨⑿三处破折号,用法不同的一处是 。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2、生活中有许多故事。你也许是故事的亲历者,也许是故事的聆听者,也许是故事的评说者……故事让你感动,故事给你启迪,你在故事中思考,在故事中成长。请以“我与故事”为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重庆)语文 答案

1、C 2、C 3、B 4、A 5、D 6、A 7、C 8、A 9、B 10、D

11(1)、用斜线(/)断句(2分):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2)、①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

②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

12、(6分)

(1)、借代、反问。

(2)、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13、(1)、淮水东边旧时月 (2)、暮霭沉沉楚天阔 (3)、虽有槁暴

(4)、乐琴书以消忧 (5)、罗曼?罗兰 (6)、桐城派

14、物质生活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前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15、(1)、从陶器到瓷器 (2)、从实用到艺术 (3)、从粗陋到精致

16、(1)、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

(2)、追溯瓷器从俗到雅德历史过程

(3)、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

17、(1)、分析①俗与雅是相互依存和辩证统一的。②超越俗雅,尽自己本色。

(2)评价 略

18——22 略

09年高考语文重庆卷答案

1、2010年湖南高考语文卷的诗歌鉴赏题

赏析陆游《好事近》

好事近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东归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的“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2、2010年重庆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 ·北固题壁

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2分)

(2)、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1)“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2)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2019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审题立意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重庆)语文 答案

1、C 2、C 3、B 4、A 5、D 6、A 7、C 8、A 9、B 10、D

11(1)、用斜线(/)断句(2分):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2)、①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

②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

12、(6分)

(1)、借代、反问。

(2)、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13、(1)、淮水东边旧时月 (2)、暮霭沉沉楚天阔 (3)、虽有槁暴

(4)、乐琴书以消忧 (5)、罗曼?罗兰 (6)、桐城派

14、物质生活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前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15、(1)、从陶器到瓷器 (2)、从实用到艺术 (3)、从粗陋到精致

16、(1)、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

(2)、追溯瓷器从俗到雅德历史过程

(3)、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

17、(1)、分析①俗与雅是相互依存和辩证统一的。②超越俗雅,尽自己本色。

(2)评价 略

18——22 略

2009高考重庆卷的语文试题答案

重庆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重庆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机遇与勇气

 人生而不公平。比尔.盖茨曾不止一次说过这句话。人生下来除了拥有生命这个主体外,几乎无一平等,不平等的出身,不平等的教育,甚至不平等的机遇。人拥有同样的开放潜力,却鲜有同等的发展机遇。假使这世上真有机遇一说,鲁迅算得上是个开辟者,错失像名医一样的悬壶济世,顺理成章成为文学巨匠,地上本没有路,还硬是在机遇的催生下让他走出一条追随者万千的思想启蒙之路。关汉卿先生便没有那么幸运。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也只落得个生卒年份不详。有这么一条机遇之路,但这条路也许不宽敞。不是每一个都拥有迈克尔.杰克逊天才般的机遇,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和能力为在圈获得一席之地而成为“LadyGaga”。当今的世界不是音乐与艺术的世界,而是培养机遇的前沿阵地。不是所有厉害的角色都能入这个圈子,便有了王祖贤、陈晓旭等人只能淹没在路边的水坳里,纵然她们曾经不凡地存在过。这条路铺在世界的每一处,亦消失在世界的每一处。很小,每天都有上万西装足者进入,然后衣衫褴褛地黯然离去。华尔街很小,容不下气势恢弘的建筑,即使你拥有无与伦比的美丽也无缘跻身其中。香港很小,但每天都上演着许多迅速枯萎的传奇。80年代,90年代,新世纪,那么多已经错过的和即将失去的东西俯拾皆是。它们统统见证着,体会着,感慨着。于是,有关命运的生死决斗一一上映。在这场决斗中,失败者在历史上连名字也未曾留下,而成功者却为历史书页的记录者一这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试悲歌。碌碌无为的人们啊,把机遇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机遇的概率行事是现代人的怪癖。机遇从不光顾没有准备的头脑,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

2021年重庆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考点详解(2)?

查看文章

09重庆中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2009-06-21 11:46重庆市2009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3分)C(诣yì)

2.(3分)D(A苍茫 风起云涌;B禁锢 顾名思义;C仰慕 遮天蔽日)

3.(3分)B(ACD为褒义,指只须观其大意的读书方法;B为贬义,指不求深刻理解的学习态度。)

4.(4分)(1)第①处删去“的局面”,或删去“格局的”(只删“格局”也可)

(2)第②处应将“源流”改为“源泉”。

(3)第③处应在句末添加“的活动”。

(4)第④处应将“发展”和“传承”交换位置。(每小题1分)

5.(2分)(1)范仲淹(2)威尼斯商人(每空1分)

6.(5分)示例:苏轼

苏轼才华横溢,刚直率真,虽屡遭贬谪仍笑对人生,身陷困境却乐观豁达。他用生命书写的诗文永远植根于人们的内心,开放出灿烂的精神花朵。(扣住人物的生平事迹或成就2分,语言2分,修辞手法1分)

7.(10分)

(1)信息出自材料均可。示例:①建国60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大幅上升。②建国6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③建国60年来,我国交通发展极为迅速。④建国6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答到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2)示例一:山 山一般坚强 撑起一片蓝天 示例二:火 火一般热情 温暖一方百姓(符合题意即可,每处横线1分,共3分)

(3)①示例一:巴渝魂 示例二:巴渝英才(语言简洁,有概括力,符合颂英雄的要求即可,2分)

②示例:童年展才华 事迹感人心 危难显本色 精神照巴渝(符合颂英雄的要求即可)每点1分,共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8.(10分)(前5小题必做;后3小题选做2题,多做只取前两小题评分)(每空1分,有错漏字该空不得分)

(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浅草才能没马蹄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高处不胜寒

(5)安得广厦千万间

(6)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7)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8)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9.(4分)(1)命名(2)聚拢(3)背(4)摆(每小题1分)

10.(4分)(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或“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或“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每小题2分,其中每分句1分)

11.(3分)D(作者思想并非“极度消沉”)

12.(4分)可适当发挥想象,合理即可。示例:琅琊山上人来人往,人们扶老携幼,有说有笑,尽情游玩。有的游客引吭高歌,有的游客前呼后拥,一派欢乐热闹的景象。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22分)

13.(4分)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2分)。表现出6个孩子关爱同伴、坚强勇敢的精神品质。(2分,“关爱”、“坚强”各1分)

14.(4分)

(1)表现了孩子们期望得到指导的心情很迫切。(2分,答到“心情迫切”即可)

(2)表现出孩子们为音乐会的极大成功而忘记了病痛、自豪快乐的情景。(2分,“忘记了病痛”、“自豪快乐”各1分)

15.(4分)“最美的声音”是因为这声音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2分)“最后的声音”是因为伊丽莎白已失去听力,6个同伴已长眠地下。(2分,“失去听力”和“长眠”各1分)

16.(3分)听到6个身患绝症的孩子唱出的歌,“我”“心都快要碎了”,表现出“我内心的无比痛苦”。(或“听到6个身患绝症的孩子唱出的歌,‘我’到‘今天’仍然感到震颤,表现出我极为感动的心情。”)(无比痛苦或极为感动1分,结合具体内容2分)

17.(4分)沉默的泪水偶尔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两眼,扑簌簌地流在苍白的脸蛋儿上。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媚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由忧伤痛苦变得欣喜快乐。(句子2分,心情2分)

18.(3分)能围绕文本,谈出自己的一点感受即可。示例一: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我们要积极乐观,坚强不屈。示例二:人间自有真情在,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018年重庆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理解答案(点评)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语文是重庆成人高考高升专中最容易拿分的科目,而很多同学往往就会觉得简单而不重视语文科目,猎考网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下面整理了2021年重庆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考点详解(2),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18年重庆高考语文卷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理解答案(点评)

高考语文文言文主旨把握

研读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 在复习时不要轻易舍弃课本,反而还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历年的高考试题就会发现,每年的文言文试题都和中学阶段学习的文言文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选的文段我们没有见过,但考查的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也就是说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内容。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

要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实践证明,有效地训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或准确地解答文言文试题,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义,或叫整体把握文章,理解大意;否则就会犯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错误。面对一篇文言文,通过整体阅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具有什么特点,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人物之的关系怎样等等。如果不能整体把握文义,那么有时不仅会搞错了主要人物,搞错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甚至还会张冠李戴,混淆是非(比如裴矩对炀帝和对太宗的态度)。

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

在复习和整理文言词语时,没必要将常用实词的每个义项都列出,弄得眼花缭乱。比如看“见”的“见”:只须强调“见”有表“被动”的意思以及“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词性副词”即可,记准两个例子“信而见疑’’和“君既若见录”,剩下的“看见”“拜见”“召见”“会见”“见解”等跟现代汉语中的“见”都有关系,容易理解。再比如危险的“危”,学生一看到“危”便想到“险”,其实在古汉语中“危”经常做:“正直”、“高”解,例如成语“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诗歌“危楼高千尺”等。文言文如果考查“危”的“危险’,“危难’,“危害’’义项,大概学生都能掌握,只有“正直”“高”难以掌握,那么就要在复习时重点注意这些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裕如了。

另外,还要归纳掌握一点基本的文言语法。学习古汉语语法,应重点了解古今语法的差异方面。因为古今汉语的一些基本语法规律(如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形容词可作谓语等)古今相同,这些就不必死记硬背。而对古今差异方面(如词类活用,特殊语序,特殊句式,特殊的.被动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见的虚词的用法等)应很好地掌握。有些特殊的固定句式,不妨记住。

所谓“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理解时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解释的词语。只有注意这些特殊规则,才能正确理解原文。比如“是以”“孰与”(和……相比,哪个更……)“无乃……乎”(恐怕……吧。)“得无……乎”(莫非……吧,恐怕……吧。)等。

特定语言环境推断词义

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义来逆推。俗话说,宇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文言文中“言”的试题,由于侧重考理解能力,非常注重语境因素。特定语境中的词语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尤其是文言实词,由于其具有多义性,离开语境可能会做出完全错误的判断。因此,多掌握一些理解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对我们进行有效的复习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另外,还可以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例如高考题“在官清恪,未尝问私”(恪,谨慎而恭敬),成语有“恪守不渝”。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或常见成语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区分文言虚词常见用法

复习虚词,要注意近几年考了哪些虚词,考的什么义项和用法,同时注意本年度要求掌握的虚词有哪些。近年的《考试说明》只要求掌握18个虚词,但虚词的范围虽小,变化很多。因此在复习中,要掌握这些虚词的词性和常见的用法,以及当它具有某种词性时可以翻译成什么。有了这种基础再去做题,一般题目都能解决。首先应明确虚词在不同词性时的特点。比如经常考试的、用法也比较复杂的虚词“以”,词性主要有介词和连词等。作为介词后面往往跟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

充当状语,如“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以”后跟名词性短语“一璧之故”作谓语“逆”的状语。而当它作连词时,后面通常都是动词或主谓短语,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以”后是“其无礼于晋”,是一个主谓短语,所以“以”只能是表原因的连词。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两个例句中,“以”都译为“因为”,但因为所连缀的词性不同,用法也明显不同。所以“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就须对它所连带的词语作具体分析。

文言文除了考实词、虚词用法外,还考查句子翻译、信息把握、文义概括等内容。但相对而言,实词虚词是基础,是根本。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分析归纳概括题解题思路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分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只针对某一点进行独立研究;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既要忠于原文又要超越原文,进行通盘思考。分析综合不是互相孤立、可以截然分开的,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一般思维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

“筛选文中的信息”。 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筛选出来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要求考生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做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指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它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

“归纳概括”题常见出题方法。 一是以“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义思的选项”的方式出现。二是采用对某一问题提问的方式出现。对第一种,究其各选项的出错方式,大致可归纳为“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和“词语误解”几种类型。但不论是什么类型,只要认真读懂原文,理清脉络,深入思考,仔细辨析,从句间关系,条件限制,原文有无表述、表述是否恰当以及词语解释等方面人手,对照选项逐一筛选,最终就会做到去伪存真。第二种考查方式要求学生要有全面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这中间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题干的提问点,吃透选择项的内容含义,紧紧抓住人物和事件的内在联系,合理考虑“情理”“事理”的因素,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归纳概括题常见错误选项

纵观近十年的高考文言题,“归纳概括”题一般以“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义思的选项”的方式出现。究其各选项的出错方式,可归纳为“误用因果”、“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和“词语误解”几种类型。

(一)误用因果。这类错误是指原文上下两件事不构成因果关系,而选项却以因果关系处理。

(二)事件杂糅。这类错误是指把两件事或三件事合在一起表述,混淆了状语、定语或其他条件。

(三)无中生有。这是指原文无此意,而选项中虚添了内容。如高考题第19题C项中说“(狄仁杰在劝谏时)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狄仁杰的谏劝。”这里又有两处不符合原文,即“为难”和“不得不”,高宗“为难”原文并无表述,而“高宗意乃解”一句充分说明高宗在接受谏劝时并不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一题的错误就属于无中生有。

(四)颠倒是非。这类错误是指原文有相关的表述,但选项中的表述恰恰与原文相反。

(五)词语误解。这类错误很细小,因为往往仅是一个词解错了,而其他表述完全无误。

文章标签: # 瓷器 # 语文 # 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