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高考出题侧重_高考出题人出题依据

tamoadmin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1.2022年高考出题,和往年比有哪些变化?2.解读2007年高考大纲:文综合更侧重考能力1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侧重积累字音,注意多音字、多音多义字、成语中的难读字以及生活中的易读错字。熟语的运用要注意语言环境,熟悉熟语运用不当的八种类型,其中一些褒贬两用的成语成为难点。病句题是很多学生的“软肋”,要明确六种病句类型,多做练习,以求熟能生巧。语言表达题题型变化多样,考试内容丰富,图文转换是难点。建

1.2022年高考出题,和往年比有哪些变化?

2.解读2007年高考大纲:文综合更侧重考能力1

高考出题侧重_高考出题人出题依据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侧重积累字音,注意多音字、多音多义字、成语中的难读字以及生活中的易读错字。熟语的运用要注意语言环境,熟悉熟语运用不当的八种类型,其中一些褒贬两用的成语成为难点。病句题是很多学生的“软肋”,要明确六种病句类型,多做练习,以求熟能生巧。语言表达题题型变化多样,考试内容丰富,图文转换是难点。建议试听下沪江网校董腾老师的课程,里面有很多高考语文模板

2022年高考出题,和往年比有哪些变化?

高考出题是需要经过许多环节和专家的审核。

首先,每个省、市都有一套自己的高考大纲和考试内容安排。这些大纲按照课程、知识点、难度等方面加以划分,明确了高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考点。

在此基础上,高考出题会先由主试题人编写试题,再由副试题人、审题人对试题进行修改和修订。

之后,试题会分别交由各个负责的评卷专家进行质量审核和试题难度评定,确保试题难度适当,并且符合高考大纲要求。如果有大量的评卷专家反对某道试题,那么该试题会被淘汰。最后,试题和答案会进行保密处理,等到高考当天才会向考生发布。

需要强调的是,高考出题是一个非常复杂和严格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审核和修改。出题的目的是为了考察考生的知识,同时要符合课程大纲和考试要求,取得公正和客观的考试结果。

如何有效地备考高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备考高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备考小建议,希望能帮助您取得理想的成绩:

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针对自己不足的科目和知识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合理规划时间,保证复习效率和进度,按计划做好前期知识储备。

2、做好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高考考察的是平时所学的知识,需要仔细阅读教材,做好笔记和重点摘要,进行反复练习和应用来加强记忆和掌握,同时注重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关注高考动态,熟悉考试内容和题型

深入了解高考的出题范围、出题方式、命题趋势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对重点知识和题型的把握和掌握,也能更好地适应高考。

4、注重整体素质的锻炼

高中生涯中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的读书、运动、社交等多方面的锻炼,能够使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这对于短期复习和应对高强度考试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5、注意考试心态,保持冷静

准备好后,也要认真对待考试,尤其是对考试心理的掌控和管理。遇到困难和短暂失误时要保持冷静和自信,不要轻易放弃和错失机会。

解读2007年高考大纲:文综合更侧重考能力1

2022年高考出题,和往年比有哪些变化?语文数学出的题难度的明显提高,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实施,难度不可能会有所降低,试卷内容只会有往纵深发展,会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对能力的理解。

2022年高考时双减后的第一年高考,今年的高考题体现出的“新变化”:就以全国甲卷的考试为例吧,学生们一般的反映真是太难了,很多学生看了作文题目,直接就蒙稿了,根本不理解作文材料的意思,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到底什么意思嘛?有专家称,要想写好这篇作文,一定要对《红楼梦》有基础的理解,也要有一定的古汉文综合理解的能力。总之,以后的考试,只会往纵深发展的趋势,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能力的理解。

双减顾名思义,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让学生有过重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但并不意味着考试的难度的降低,高考面临同学们的机会是均等的,国家选拔人才,需要掌握不同层次知识水平,有了双减政策而降低考试的难度,那是不可能的,考试有一定的难度,才能把不同水平的成绩拉开距离,这样才有利于选拔人才。因此,在平时的学习阶段,需要把握好侧重点。

以前,做题刷题简单的模拟拼凑,已经不再适应新的高考发展需求,应该重视的是高三学生应有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思路,之前,大大小小的考试,多为题海战术,就是尽量的多地做各种各样的题目,但是随着双减政策的来临,新的高考已经发生了变化。大量的刷题已经不能够适应新高考模式,随着今年的数学1试卷问世,多数学生表示,题型都没有见过,平时的模拟考试,根本就没有。事实上,高考这样的考卷,都是原创题,刷再多的题也不可能刷到原题,必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思路才可以。

试卷难度的增加,即使是学霸级尖子生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对偏中下水平的学生而言,难度就增加了很多,偏难的题目对学生而言,真正的面临选拔,更能考查出真正水平,直接拉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分数距离。试题的难度当然也有中等偏上,为了大局,不可能机会只留给尖子生的。

总之,2022年高考出题,和往年比有的变化就是;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将培育核心素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双减政策落实到实处。小伙伴们,你有不同的见解和想法吗?请在下方的评论区进行评论,我们共同探讨,期待你的参与!

和理综合一样,辽宁高考文综合试卷同样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2月5日,沈阳二中历史、地理、政治三科为考生详尽解读了2007年高考文综合大纲。文综合考纲变化不大,特别是历史考纲,是近年来变化最小的一次。们预测,高考文综合将会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政治:“考点”数量无增减

 解读人:沈阳二中高级教师 李皎

 李皎老师表示,今年政治考纲的考点数量上没有增减,但在说法上有所差异。

 据李老师介绍,政治考点共167个及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中国***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其中,经济学部分共57个考点。这部分也有“两处变化”:关税纳入了对外贸易的内容;关税原来是和对外贸易并列,现在被纳入对外贸易其中。在2006年的考纲中,只提到宏观调控,而在今年的考纲中改为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哲学部分共有66个考点,与去年相比内容没有任何变化。 政治学部分共44个,这部分知识与去年相比说法上也有所不同,“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改为“中国***的领导地位”、“中国***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为“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李老师表示,这些变化均属于说法上不同或知识归类上的问题而已,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变化,对今年的高考复习没有什么与去年所不同的指导意义。

 如何结合大纲做政治复习?李老师首先建议老师一定要认真解读考试大纲,要对大纲涉及到的考点认真剖析其内在的知识点,也就是要做一个大纲的详细解读,特别是对哲学高考中的四部分的知识划分一定要特别强调,以便让学生们对每一个考点所要考查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之后才可能清晰地记忆及运用。

 “学生在复习时,对考试大纲中所涉及到的考点千万不可以怠慢,要一个一个的扫清,强化记忆理解,甚至于对考试大纲中没有提及到的书本中有的知识点都可以淡化以至放弃。从中可见考试大纲的重要性及权威性。”李老师建议学生,从现在开始在距离高考百余天里,将167个政治考点做个计划,每天复习1至2个考点。

 地理:一些知识点“说法”有变

 解读人:沈阳二中高三地理组教师 王宏伟来源:www.examda.com

 王宏伟表示,2007年考纲的整体与2006年没有大幅度的变化,只是在知识点的“说法”上有所区别。与2006年考纲相比,“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在2007年考纲中删去了。另外,王老师还发现在今年的考纲中,地理一些知识点“说法”有变化。

 据王宏伟介绍,2006年的“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形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 变为2007年的“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去年“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今年变为“农业区位因素”;去年,“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2007年变为“长江、黄河、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王老师认为,2007年高考地理考纲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方面没有变化。地理考试大纲考试范围主要是沿袭传统的四大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四大部分考点基本覆盖了初中、高中八本教材的全部内容。由于今年高考考纲介于新旧考纲的交替时期,不做过多改动应是情理之中。

 学生如何结合考纲进行复习呢?王老师给出了几点建议:考生切忌对教材、参考资料的死记硬背,学生那种只有“地”,没有“理”的学习方法,对今天的能力考试相差甚远。还是要注重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理解基本原理与规律,把学到的知识有效的迁移到实际生活和考试题目当中。同时,注重学科基本题型和能力的把握,把能力训练放在复习的始终,尤其是学科语言和归纳总结的能力。由于地理学科考试范围广,知识跨度大,考察内容多的特点要注意学习的效率问题,不能陷入到无尽的题海当中,练习求精不求多。

 历史:不要为考热点而捕捉热点

 解读人:沈阳二中历史教师 杨梅来源:www.examda.com

 杨梅认为,今年历史考纲与去年相比在考试范围上没有明显变化,是近几年来考纲变化最小的一次。这寓示着考题方面可能会有变化,更侧重考查学生能力。

 谈到历史复习,杨老师给考生三项注意:即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活化历史。

 夯实基础方面,杨老师认为,复习应以课本和考纲为基础,不能脱离,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基础非常重要。必须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这是前提和保障。复习基础时应该到位,不能似是而非。如果基础知识复习到位,考生心理上也能自信。

 目前,考生正进行第二轮复习,在提升能力方面,杨老师建议考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好历史事件与时代的阶段性特征,把握中外历史的纵、横向联系,搭建宏观的知识构架。第二轮复习是历史复习的黄金时期,同在此阶段应该适度做一些练习题,单元练习、专题复习都可以。练习题可以帮助考生积累经验,掌握技巧,以应对考试。复习时考生还可以适当参照新课程标准,因为新课标预示着改革方向。高考可能渗透新课标的新理念。

文章标签: # 高考 # 考试 # 变化